|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得 » 安徽 » 芜湖 » 正文

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合肥经验”备受瞩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31  浏览次数:98
核心提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合肥经验”备受瞩目 获国家住建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新闻摘要  为预防施工外力破坏地下管线事故的发生,

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合肥经验”备受瞩目

获国家住建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新闻摘要

  为预防施工外力破坏地下管线事故的发生,近年来,我市通过建设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给地下管线绘制了一张详细的“全景图”,不仅加强了对地下管线的监测,也给地下施工提供了一张精细的“施工图”。

  近日,国家住建部在《建设工作简报》第16期,整期刊发合肥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创新经验《合肥市初步建立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新机制》,供全国各地学习借鉴。这是继省住建厅将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合肥经验”在全省推广后,又一次获得在全国推广。

  普查为先

  3万余公里地下管线“入库”

  城市地下管线被喻为城市的“生命线”。早在2014年,我市就着手开展“生命线”普查建设工作。“2014年7月,市政府正式启动地下管线普查和建设管理工作,制定了《合肥市地下管线普查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市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完成城市规划区49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普查,总长度30132公里,涉及道路825条,是全国省会城市迄今为止一次性普查量最大的一次。

  根据普查结果,我市开展了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工作。按照高标准、重实用、国内领先的总体要求,建立“1+1+1+N”(即1套标准体系、1个管线数据资源管理中心、1个共享平台,N个应用)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包含综合管廊、轨道交通、人防坑道等在内的综合地下空间数据库,实现了地下管线工程在线登记监管和审批,形成了地下管线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

  共建共享

  编配“身份证”以供随时调用

  新建道路需新铺设管线,地下管线的情况会随时变动。针对这一情况,市管网办为每一个新建道路和挖掘道路敷设管线工程建立竣工测量数据档案,编配唯一的档案归档号这一身份识别码。

  有了这个“身份证”后,各项数据清晰可查。记者了解到,市管网办为各区(开发区)、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分配注册账号,实现在线信息共享;为各县(市)提供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县地下管线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将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纳入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掌握城市主要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监测动态。

  此外,通过物理隔绝、非线性处理、专网专用、权限认证、水印加密、有效期控制、签订保密协议等保密措施,保障数据共享安全;通过脱密处理、融合天地图、VPN认证、权限控制等措施,实现“互联网+”应用的数据安全。

  在线监测

  让实时运营情况“一目了然”

  管线运行情况怎样?如何监管?

  对此,市政府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作为城市安全运行监测项目建设、实施、运维主体。2015年,我市成立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领导小组,设立合肥市城乡建委城市生命线监测工程建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城市生命线监测工程建设。

  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一期)项目于2016年3月正式启动实施,当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2017年1月1日正式运行。该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监测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等目标的实时在线监测、预报预警和辅助决策,确保生命工程运行安全。

  在一期试点的基础上,二期系统建设按照“点、线、面”结合的原则,重点选取一环内老城区、省政务中心和市政务中心等建设年代久、人员密集、重要敏感区域进行安全监测。目前,二期项目建设已全面启动,预计今年年底前可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建护并行

  保障“生命线”安全健康运行

  建好、用好,还要保护好,我市通过签订保护协议、异地备份等措施,保障管线安全运行。

  近日,市城乡建委联手市政府法制办共同起草了《合肥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简称《条例》),目前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取得建设工程规划红线内及影响区域的既有地下管线现状资料,并与既有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签订保护协议、落实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其中,未按照规定查明相关区域既有地下管线现状信息擅自组织设计和施工的,或者未与既有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签订保护协议的,由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我市还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地下管线数据档案异地备份工作,标志着合肥市地上与地下城建档案数据异地备份机制的建立,确保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能及时为城市建筑、桥梁、交通、地下管线等公共设施的抢修恢复提供信息支撑,并持续为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安全运行服务。(吴婷婷 王倩)

 
 
[ 百得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百得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